《再生钢铁原料》国家标准启动会召开
日前,《再生钢铁原料》国家标准启动会在上海召开,标准编制工作正式启动。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再生钢铁原料》国家标准的制定有助于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再生钢铁原料资源,是推动我国钢铁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工作。会上,编制单位重点介绍了标准编制技术方案、已开展的工作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与会代表重点围绕《再生钢铁原料》标准中的分类、术语和定义、技术指标、检验方法、验收规则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工信部网站)
市场监管总局:钢筋等5类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批权限将下放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印发通知,明确将建筑用钢筋、水泥、广播电视传输设备、人民币鉴别仪、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等5类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批权限,全部下放至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实施。这意味着,经过本次下放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不再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审批。(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国不锈钢消费市场发展空间仍然较大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不锈钢消费国。业内预测,在2019年我国不锈钢消费量达到2400万吨基础上,到2025年我国不锈钢年需求量将升至3000万吨,未来消费市场空间广阔。中国特钢企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我国不锈钢粗钢产量居世界首位,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50%。但我国不锈钢供需水平较发达国家仍有差距。统计分析,2019年,我国不锈钢产量仅占粗钢产量的2.95%,相较欧盟4.27%的占比仍有差距;此外,我国人均不锈钢消费量为17千克,远低于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制造业发达国家人均25至45千克的水平。(新华财经)
高盛:预计2020-2025年新基建投资将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
高盛研究部预计2020-2025年新基建投资将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2.1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为9%。同时,有望每年创造逾20万个新工程师岗位,且由2025年开始制造业每年将可节约5万亿元人民币(7,000亿美元)的成本。高盛同时指出,“新基建”不只是中央政府的一项远期战略,它更已落实到社会各界的行动方案中,参与主体包括地方政府、国有企业,以及领先的民营企业。以及工业互联网相关的a股非公开发行以及科技、高端制造企业加速登陆科创板,有望提供进一步支撑。高效利用数据和产品、业务模式创新将成为推动新冠疫情后经济复苏的关键。(高盛研究部)
上期所:研究论证铝期货国际化可行性
10月14日,上期所总经理王凤海今日在2020年中国国际铝业周论坛上表示,增加高质量产品供给。在做好氧化铝期货上市准备的同时,有序推进有色金属指数期货和铝合金期货的研发上市进程。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以原油、铜等期货品种的国际化为契机,研究论证铝期货国际化的可行性。(新浪)
山西提升煤炭行业集中度
山西煤企从七家集中为两家,七大煤炭国企并足而立的局面成为历史。山西省国资运营公司新闻发言人贠钊13日下午发布,山西将三户煤企联合重组,新设成立晋能控股集团,定位是全国第二大、全球第三大煤炭企业。“重组后的晋能控股集团资产总额达到1.1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煤炭产能约4亿吨,电力装机容量3814.71万千瓦,煤机装备制造资产规模368.65亿元,定位为全国第二大、全球第三大煤炭企业。”贠钊说,此举意在破解省属煤企各自为战、同质化竞争严重的困局,破解煤电价格矛盾、利益互为掣肘难题,破解煤机装备制造产业市场内部化、同质化严重、无序竞争格局。(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