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材承包因其在便于钢铁企业简化生产管理、降低耐材采购成本等方面优势明显,已成为钢铁企业主流的耐材采购模式。对于耐材企业这种采购模式可以减少市场开发精力和费用,以销定产降低资金占用,并实现与钢铁企业在产品和服务上的深度对接。
耐材承包的初衷是为实现钢铁企业和耐材企业的互利共赢,但随着这种承包模式在钢铁行业中的普及,其自身也表现出一定的“弊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供需双方中钢铁企业处于强势地位,耐材企业处于弱势地位。钢铁企业以降低采购成本为目的,在招标过程中只注重竞标价格,忽视价格背后包含的质量、技术和服务等隐形价值。这种以价格论成败的竞标模式,最终留下的耐材企业虽然表面价格低,其实并不具备综合实力,导致钢铁企业耐材质量、pg电子竞技平台的售后服务得不到有效保障,更换承包商频繁。
(2)耐材企业取得承包权后,为压缩成本将其中一些利润低或自身不具备的项目进行分包。由于在对分包方的管理上缺少必要的监督和约束,没有统一管理标准,容易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有时事故责任难以界定,往往会出现推诿扯皮,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势必影响承包方的品牌和信誉。
(3)由于利润被钢铁企业不断压缩,为保证利润降低原料质量成为唯一途径,长期忽视产品技术研发。耐材原料质量直接影响到钢水质量,钢水中外来夹杂物大部分都来源于耐火材料。后期钢铁企业为净化钢水而增加的成本,可能远远大于耐火材料采购所降低的成本。
未来的钢铁行业将进入“减量提质”阶段,与之配套的耐材企业数量将大为减少。未来耐材企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将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关键。
耐材承包有利于形成行业内部的合理分工和良性发展,并为各种资源整合提供了平台。为提高综合竞争力,各耐材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做大市场规模,实现企业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有利于增强耐材企业的市场话语权。这种承包模式下各耐材企业的联合,不仅仅是从形式上而是要从内容上真正做到管理标准的统一。
随着钢铁企业产品升级和装备大型化,钢铁企业在选择耐材企业时将更加注重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能力。提供“一体化”专业技术pg电子网站的解决方案将成为承包模式的新趋势。由以往提供单一产品的直销向提供从产品设计、供货、安装及后续服务一体化的整体承包模式过渡,由目前的某一环节的承包向整个钢铁企业的全流程承包过渡。
今后的耐材承包将更加注重规模化和专业化,耐材企业只有走联合发展道路,通过企业间的协作整合市场资源,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服务能力,才能最终达到耐材企业之间、耐材企业和钢铁企业之间的多方共赢。(耐材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