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建材、钢铁等八大行业排放数据扎实,将扩大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
7月14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介绍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赵英民指出,“结合国家排放清单的编制工作,我们已经连续多年组织开展了全国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高排放行业的数据核算、报送和核查工作。因此这些高排放行业,他们的数据核算、报送核查工作也是有比较扎实的基础。为做好扩大全国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的基础准备工作,目前我们已经委托相关的科研单位、行业协会研究提出符合全国碳市场要求的有关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建议。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成熟一个批准发布一个的原则,加快对相关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研究制定分行业配额分配方案,在发电行业碳市场健康运行以后,进一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引导气候投融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发改委:扎实开展钢铁、煤炭去产能“回头看”
7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赵鹏高说,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文件,抓紧编制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和分领域分行业实施方案,谋划金融、价格、财税、土地、政府采购、标准等保障方案,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 n”政策体系。
赵鹏高在当日举行的中欧pg电子网站的合作伙伴对话首场活动中说,我国将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把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作为当前工作重点,严控增量项目,加快存量项目改造升级,扎实开展钢铁、煤炭去产能“回头看”,严防过剩产能死灰复燃。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工业、农业、服务业等绿色低碳发展。(新华财经)
海关总署: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阶段性推升企业生产成本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7月13日表示,上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是快速增长的态势,有一组数据供参考。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原油、铁矿砂等价格快速上涨。海关进出口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原油进口均价为每吨2888.5元,同比上涨20.5%;铁矿砂进口均价每吨1075.8元,上涨了67.3%。应该看到,当前我国经济继续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态势,有利于物价平稳运行的因素也不断增多。近期,国务院也部署做好大宗商品的保供稳价工作,政策效应持续释放,也有利于稳定市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阶段性推升企业生产成本,但输入性通胀的风险应该说是总体可控。(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建龙集团解除对邢钢托管,普阳钢铁控股邢钢
7月12日,建龙集团正式解除对邢钢的托管。经邢台市政府公开招商,已确认由河北普阳钢铁控股邢钢并进行重组。近期,经各方研究,邢台市政府采取公开招商的形式,招募邢钢重组投资人。普阳钢铁报名响应,最终得到了邢台市政府认可和建龙集团的支持,确定由普阳钢铁控股邢钢。(中国冶金报)
实现四大基地14座高炉集中管控!全球首套智慧高炉运行平台在宝钢股份建成投运
7月8日,宝钢股份宝山基地项目自主集成攻关团队在炼铁控制中心运行智能管控系统上线一次成功,标志着全球首套智慧高炉运行平台在宝钢股份建成投运。宝钢股份目前拥有上海宝山、武汉青山、南京梅山、湛江东山等四大制造基地。此次投运的智慧高炉运行平台汇集了四大基地炼铁工序l2、l3、l4各级系统,集互联网、大数据、工艺技术规则、模型库于一体,使宝钢股份跨基地高炉大数据能实时汇聚到宝山管控基地,实现了高炉炉况指数化诊断、高炉运行智能化控制、高炉指标全面化对标及高炉操作数字化转型,并具备事前预警、分层推送、实时对标、自学习和闭环控制等功能。(宝武集团pg电子竞技平台官网)
太钢高端冷轧取向硅钢一期项目年底投产
日前,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高端冷轧取向硅钢项目两台二十辊轧机和磨床相继投产,其他各机组正在抓紧安装试车,预计一期项目建设将于2021年12月31日全线投产。太钢集团高端冷轧取向硅钢项目生产线定位为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轧机为日本普锐特三菱日立的分体式轧机;脱碳渗氮涂氧化镁退火机组及热拉伸平整机组的设计与关键设备的供货,由以法国dms为主的多家国外企业组成。(耐材之窗)
马钢重型h型钢新产品突破行业性难题实现国内首发
近日,马钢成功突破热轧重型h型钢“抗层状撕裂性能控制”行业性难题,在国内首次成功开发出具有抗层状撕裂性能的热轧重型h型钢,首批试制产品抗层状撕裂性能合格率达到100%,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流程制造工艺。该批产品主要用于北美lng项目,为w14*426和w14*370规格的厚度方向性能热轧h型钢,其技术难点是在产品翼缘较大厚度达到77mm时,翼缘和腹板的z向性能超过z20水平,在此之前,国内没有相应的产品。(耐材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