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上线120天,成交额突破11亿元大关
截至11月12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已有120天(运行79个交易日)。开市以来,总体运行平稳有序,配额价格合理波动,单日成交量屡创新高。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显示,全国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2491.42万吨,累计成交金额11.06亿元,突破11亿元大关。(财联社)
中国10月份ppi同比上涨13.5%,环比上涨2.5%
2021年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3.5%,环比上涨2.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7.1%,环比上涨2.6%。1—10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7.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0.1%。(国家统计局)
国内首台套180方坯高速无头轧制生产线热试成功
日前,渤冶集团承接的辽阳前杜实业集团高速无头连铸连轧项目,对单坯轧制热试成功。该项目是国内设计制造首台套高速长材连铸连轧项目,按单坯轧制、半无头轧制、全无头轧制三个阶段进行,采用了我国首次依靠自身力量研制的长材连铸连轧生产工艺,是我国第一条180方坯长材连铸连轧生产线。(江苏省钢铁行业协会)
河南省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行动方案
日前,河南省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行动方案正式发布。该方案目标是到2021年年底,各地建立“两高”项目清单,依法依规处置不符合要求的“两高”项目,“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2022—2023年,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的制度体系、监管体系、配套政策基本健全,长效机制基本建立。该方案明确了“两高”项目的定义,即暂以煤电、石化、化工、煤化工、钢铁、焦化、建材、有色等行业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项目为重点,项目范围根据国家规定和我省实际适时调整。同时,将用能权交易主体扩展到全省范围内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重点用能单位。(河南省人民政府网)
到2023年山东将转移退出铁钢产能940万吨
日前,山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宣布,作为全国唯一专门制定“四减四增”行动方案、成立推进机构的省份,山东近期正式印发《山东省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明确了未来三年产业、能源、运输和农业投入与用地结构4个方面的重点任务。该方案明确提出,到2023年,山东省将转移退出传输通道城市外炼钢产能490万吨、炼铁产能450万吨。(中国冶金报)
格拉斯哥气候变化大会达成历史性减煤协定
11月13日,联合国格拉斯哥气候变化大会(cop26)达成了“历史性协定”,各国同意通过订立协定减少煤炭的使用。该协定将落实将把全球变暖限制在1.5℃的目标,这是2015年《巴黎协定》中规定的关键“安全线”。(环球时报)